△关于第二批推广“机器管招投标”市县试标的通知
激活创新引擎,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扩大“机器管招投标”试点项目范围,实现海南省各市县试点项目的“零突破”,2月28日,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关于第二批推广“机器管招投标”市县试标的通知》。目前,随着第二批试点项目公告的发布,试点项目已覆盖海口、三亚、儋州、琼海等地区,海南“机器管招投标”试点项目工作将迎来新突破。
△“机器管招投标”项目招标公告
营商环境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海南省以“机器管招投标”为主线,携手新点软件等数字化创新型企业,迭代实施“机器管招投标”工作,加快建设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为全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海南样板”。
数字活水奔涌,“机器管招投标”背景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确保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推行招投标评定分离定标方式;构建“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子招投标事中事后监管。
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机器管招投标”机制体制
深化海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创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型体制机制,构建“1+3”“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试点推行“评定分离”……海南通过一系列举措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2022年,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提出优化评标办法、系统自动匹配投标资格条件、系统自动推送涉嫌串通投标行为、系统自动评标以及试点“评定分离”等多项制度改革。
01、运用“1+3”“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开展的招投标活动,由系统根据招标项目的规模标准自动匹配投标人的资格条件。
02、开标结束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应通过“机器管招投标”系统的自动比对、筛选功能对所有投标文件的IP地址、计算机网卡MAC地址、计价软件加密锁号和数据储存设备序列号等信息进行自动比对,筛选出合格投标文件进入评标环节。将存在涉嫌串通投标的投标文件自动截留,不得进入评标环节并自动保存后推送给行业监督部门,由行业监督部门按照围标串标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03、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简易评估法进行招标的项目,在“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中设定评标程序,全流程由“机器”自动评标。评标委员会负责对“机器”的评标结果进行复核,如没有发现“机器”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偏差情形的,不得修改“机器”的评标结果。如中标候选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偏差情形,不符合中标条件的,评标委员会应按照“机器”评标结果名单排序依次确定中标候选人。
顺应政策导向,建设“机器管招投标”
通过数据信息“通、聚、用”,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务厅、省大数据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充分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交易、监管、服务全流程电子化覆盖的“1+3”“机器管招投标”系统。
“1”指保障“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运行的体制机制;
“3”指交易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交易更加公开透明、监管更加全面精准、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交易平台:建设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各环节系统,及“机器评审”智能评标,实现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化。
行政监督平台: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招投标事前事中事后智慧监管,降低人为因素干扰,预防腐败,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保驾护航。
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枢纽,融合公共资源各行业数据资源,统一数据标准,促进专家资源共享、数字证书兼容互认,为市场主体、行政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风从海上来,潮起海之南。相信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渐扩大,海南省“1+3”“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将在全省推行应用,切实减少交易过程人为干预,对构建公平竞争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立足海南所需,发挥企业所长。新点软件将继续深耕海南热土,释放数据价值,巩固“机器管招投标”建设成果,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