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共采购官方网站 截至5月15日,湖北省荆门今年全市共完成“不见面开标”项目33个,其中市本级18个。疫情发生后,为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急研究部署,经过两个多月的业务功能开发和内部测试,开发了“远程不见面开标大厅”,建设完成了“不见面开标”系统,实现了投标人远程身份确认、投标文件在线解密、在线交流互动,实时开标唱标等综合功能,投标人无须抵达开标现场即可实时参与整个开标过程。 全市试点推广“不见面开标” 3月26日,“不见面开标”系统全面正式上线运行前,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联系沙洋县公共资源局,挑选了一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挂网两个月未开标的项目——“S311沙洋城区至后港段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试标,该项目在沙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开标。 3月31日,在试标基础上,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视频会议对全市招标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了“不见面开标”系统应用的操作培训。系统学习了各方主体在虚拟大厅进行开标操作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并针对开标前期的准别工作、投标文件在线解密、在线质疑与回复等重点环节进行了互动交流,保证项目顺利开标。 历经两个多月,4月7日上午,重点水利工程“京山市漳水治理二期工程”在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远程不见面”的方式,顺利完成招投标,标志着荆门市本级首个“远程不见面”项目顺利开标。 此次开标,来自省内外的13家企业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登陆荆门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完成了签到并解密投标文件,参与了投标竞争。整个开标流程用时35分钟,与以往动辄三四个小时的现场开标流程相比,提高了交易效率,且交易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可追溯,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优化了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为更好匹配“不见面开标”系统的运行,做好“不见面开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根据《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要求,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联合住建、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修订完善了9套示范文本,全面推行适用“不见面开标”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目前,凡在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平台进行招投标的“不见面开标”项目,统一采用“不见面开标”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对不适宜进行“不见面开标”的项目,招标人(招标代理)在项目注册时提供书面说明备查。 构建电子监督“一张网” 随着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陆续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远程不见面开标”,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根据“全省一网”的总体部署要求,依托交易、服务平台,采取“1+3+2”的建设模式,建设完成市本级和东宝、掇刀、沙洋 3个县(市、区)的电子监督系统,系统包含项目全过程监管、在线投诉处理、开评标视频监控、监管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做到交易活动全流程网上在线监管和实时监测预警。 下阶段,荆门市辖京山、钟祥监督平台建设完成后,将与市电子监督系统对接,实现监管信息在全市范围推送共享,构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督“一张网”,实现招投标监管项目全覆盖、流程全覆盖。